四年前那个湿热的夏末,我拖着行李穿梭于校园楼宇间,汗珠顺着额角滑进衣领时,还未意识到这场与林科大的相遇,会在生命里刻下如此深刻的年轮。作为路痴的我在宿舍楼群间辗转,却顾不上疲惫——沿途掠过的葱郁樟树、掠过耳畔的喧阗人声,都像磁石般牵引着初来乍到的好奇。那时的我不会知道,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寸风景,都将成为未来四年里反复咀嚼的乡愁。
晚自习后的校园漫步,是繁忙学业里的温柔缓释。我们踩着路灯的碎影,在林科大桥上看车流穿梭,在樱花路细数四季更迭。某个暮春的夜晚,当第一片花瓣落在肩头时,忽然懂得所谓 “校园情结”,从来不是某个具体的地标,而是那些与伙伴并肩走过的路,是每一次新发现时眼底跃动的星光,是把陌生土地走成故乡的光阴故事。
犹记得大一换寝室时,学院为我们争取权益的种种努力。当看到老师们为了学生住宿条件奔走协调的身影,忽然读懂 “家” 的含义 —— 不是物理空间的堆砌,而是当你转身时,总有人用行动告诉你:“别怕,这里是你的后方。” 这份底气,成为后来无数个深夜赶作业、办活动时的精神锚点。
二、团学时光:镌刻在时光里的勋章
如果说大学是幅画卷,那么团学经历便是浓墨重彩的笔触。从递交报名表时的忐忑,到成为轮值主席时的沉稳,三年团学生涯不是 “打工” 的琐碎,而是一场与更好的自己相遇的旅程。还记得第一次策划迎新晚会时,在排练室待到午夜十二点,看灯光爬上每个人疲惫却坚定的脸庞;第一次组织志愿服务时,在会议室与伙伴们争得面红耳赤,却在方案落地时相视而笑;第一次筹备大型活动时,熬夜修改策划案的咖啡香,如今仍萦绕在记忆深处。
在团学遇见的人,是岁月馈赠的珍宝。包总、瑶姐、小马、程芸、依洁...... 这些名字串联起的,是并肩作战的默契,是庆功宴上的畅怀大笑,是低谷时的温暖拥抱。曾在元旦晚会上偷偷给彼此准备惊喜,那些被汗水浸透的衬衫、被笑声点亮的深夜,都在时光里酿成了名为 “兄弟” 的酒。
三、不说再见:写给未来的散文诗
今日站在毕业的节点回望,忽然懂得青春最动人的,从来不是某个特定的瞬间,而是无数个“记得”串起的星河。记得实验室里反复调试的仪器,记得课堂上老师突然抛出的妙语,记得考试周图书馆里此起彼伏的翻书声,记得毕业季宿舍楼下彻夜长谈的星空。
亲爱的材院,那些在你怀抱里发生的故事,早已熔铸成我们的骨血。感谢你教会我们用真诚丈量世界,用热爱抵御平庸,用团队的力量对抗孤独。此刻挥手作别,却不是终点 —— 正如樱花谢幕是为了新蕾的绽放,我们的告别,是为了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续写属于材院人的骄傲。
山水有相逢,未来皆可期。愿你我带着在材院习得的勇气与温柔,在各自的征途上鲜衣怒马,不负韶华。若他日再遇春风,定要笑着说起:“你看,当年那个在林科大桥上迷路的少年,如今已能从容奔赴山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