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一入学,阳光炽热,我穿着迷彩服站在军训场。青涩稚嫩的脸庞,透着对大学的懵懂与期待。我的身影很幸运地出现在了开训的校推文中,那是我初入大学的小小印记,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心湖,泛起层层憧憬的涟漪。
大四的我,凭借着一路的坚持与拼搏,又一次登上了校推文,这次的身份是优秀学生。看着推文中的自己,从当初那个在军训场上稍显局促的少年,成长为能从容面对镜头、自信展示成果的青年,心中满是感慨。
这一路,从青涩到成熟,从迷茫到坚定,我在材院的滋养下,像棵努力生长的树苗,向着阳光,不断抽枝展叶。而这两张校推文中的照片,就像时光的书签,标记着我的蜕变,也见证着我在材院的成长之旅。
风初起时:跌跌撞撞成长的自己
四年前的秋天,我攥着录取通知书站在材院报到处,眼里全是透露着对新生活的好奇和懵懂。记得第一次班会,我攥着竞选学检部的演讲稿,手指把纸边捏出褶皱——那时哪知道,这个紧张到声音发抖的女孩,会在学生组织里泡足三年,从跟着学长学姐打杂的干事,变成能在学弟学妹面前坦然宣讲的学姐。在学习的道路上,我也遭遇过挫折,考试成绩不理想,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。但我从未想过放弃,每一次的失败都成为我前进的动力。我告诉自己,只有扛住压力,才能塑造一个更加坚韧、自由的我。
浪潮翻涌:与一群发光的灵魂共振
在材院遇见的人,像星星掉进深海,各有各的光芒。从大一到大三,我担任过学院学检部干事、班级组宣委员、院方礼仪队、原党建办公室组织部干事、新生助理班主任、党建工作中心副主任,这些身份如同拼图的碎片,一点点拼出我对学院的深厚情感。同时也真诚感谢四年来所有对我提供帮助和鼓励的人:学院里耐心温暖的成璐书记、管老师,课上课后悉心教导的以及给予我动力的左老师、万老师、徐老师、尹老师等等,在学习和生活上倾囊相助的周师姐、马学长、成学姐等等,在身边一起欢笑的靓仔、小马、晰涵等等,有幸相识的青春活力的学弟学妹锐、金风、国宝、宇琳等等。是你们,让我的大学生活精彩纷呈,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力量,这份温暖,我将永远铭记于心,带着你们给予的力量,勇敢地走向未来。
向光而行:把日子过成喜欢的形状
我始终相信着”生活不只有书海与实验,更藏在诗意和远方“。在材院的1400天,我去了接近30座城市,参加了近30次志愿活动。总有人问我,怎么平衡学习和生活?我想说:其实答案藏在每个 “课余” 的瞬间里。不要害怕尝试,勇敢地在大学时光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。生活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,更是为了体验和享受。把日子过成自己喜欢的形状,让大学时光成为你人生中最璀璨的回忆。愿你们都能在自己热爱的世界里闪闪发光,向光而行,不负韶华。
以爱为光:致我的成长燃料与支撑
最后,我想把最深的感激留给生命里最温暖的光。家人是我永远的底气,在学业压力前感到迷茫,妈妈时常会打来视频耐心听我诉说,无条件地为我付出许多,爸爸总会对我说 “我知道你一定是最棒的”,不善言辞却爱我至深,我的哥哥们那些简短的 “别委屈自己”“不够再找哥”,却用最实在的方式托举着我的梦想,你们都是我心目中最最最好的家人。还有我的男朋友,是与我并肩奔跑的同行者,虽然异地恋,但会在我因压力焦虑到崩溃时用理性帮我分析和解决问题,用感性告诉我 “你已经做得很好了”。谢谢你们,用爱为我筑起了最柔软的堡垒。
后会有期:带着材院的风去更远的地方
明天就要把学士帽抛向天空了。再见啦,那个在实验室熬红眼睛测数据的自己;再见啦,那些在走廊里笑着闹着的伙伴;再见啦,材院的每一块砖、每一片瓦,以及每一个被梦想照亮的清晨与黄昏。希望自己像在大三的“一杯心茶”记录本上写的那样“未来前途似锦”!
下一站或许会有风雨,但我知道,心里种着材院的星光,就永远能在未知的路上,走出属于自己的自由形状。想对材院说:“谢谢你,让我在奔赴未来的路上,永远有归处可回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