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生命里,无疑会有很多个夏天,但没有哪一个,会如今夏。不知不觉,竟已与材院相识1400天,看着眼前熟悉却又即将告别的树人楼、林科大桥、逸夫楼……心里涌动起复杂的情感。四年的时间很短,因为四年前初至长沙的陌生感和入校时的紧张感我至今依然记得;但四年也很长,足够让我从迷茫停滞中慢慢恢复节奏,再开启一段新的路途。这四年里的生活常常平淡如水,偶尔惊心动魄,它不如幻想中的五彩斑斓,却让我理想中自己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清晰。

接受平庸,坚持学习
在大一时,误打误撞来到材院,学习材料专业。面对着高中就因为不擅长而没有选择继续学习的化学学科,我时常陷入绝望,但也时常宽慰自己也许这就是前世无法绕开的缘。四年的学习时光里,图书馆见证了太多我与专业知识死磕的时刻,没有天赋就靠努力,不会也能变成会,正所谓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
说来惭愧,我并没有和其他优秀的同学一样获得过国家级的学科竞赛奖项,也没有在实验室里做过科研项目,为数不多参加的学术竞赛中,只是获得了“挑战杯”校三等奖,但这就是所谓的失败吗?我认为不是。大学里的每一节课,我都认真听讲;每一次实验,我都专注操作;每一次考试,我都尽力完成……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,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、丰富自己,明确学习目标,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让成绩名列前茅,这何尝不是一份让自己满意的答卷。
坚守职责,踏实工作
四年间,从学院新闻中心干事、到团支书到党建办宣传部副部长、再到党建工作中心副主任,这些丰富的学生干部经历让自己收获颇丰,也真正的锻炼了自己。
大一时,初入院学生会,青涩懵懂,感觉一切都充满着未知。在宋琳学姐和周宇航学长的耐心指导和不断鼓励下,我在推文制作、新闻稿撰写方面逐渐得心应手。这里的温暖氛围让我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,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四年时光充满了美好的期待。
大二专业分流后,我主动竞选成为了班级团支书,也选择去到党建办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。在工作中,我逐渐明白,学生干部是桥梁,是纽带,更是一份责任,要做老师的助手,同学的朋友,为组织建设奉献自己绵薄而坚定的力量。思想的转变让我更加热爱学生工作,同学和老师的肯定让我倍感服务他人的幸福。
大三的我递交了学生党建工作中心副主任的报名申请表,开启了一段精彩且无悔的故事。在管老师的带领下,我和芳姐、婷儿、子豪,还有各部门的小伙伴们一起为第五届学生党建工作中心创造了佳绩。在此过程中,通过和小伙伴们一起完成组织党建活动、转接党组织关系、收集参赛作品等任务,我既收获了深厚友谊,也锻炼了综合能力。
热心服务,发挥价值
作为青年学生,我始终认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,发挥个人价值是我们的使命所在。怀着这样的想法,我积累了300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,不论是三下乡还是返家乡社会实践,虽然有时辛苦乏味,但我却乐在其中,感到满满的成就感。在学习之余,我加入了学校的环保社团,在那里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净滩、一起毅行、一起为环保贡献自己的力量,是一段美好且珍贵的时光。
倾听自己,不惧未来
在中南林学习与生活的四年中,有很多东西从未改变,满目的蓬勃绿色、随处可见的树人校训、东足里奋力奔跑的少年,固定在我对这个校园的每一帧记忆中。但每一年我的生活却有着不同的主题,第一年是适应,我跨越空间和心理距离,忐忑地闯进新的环境;第二、三年是翻越,有时为自己小步的前进而窃喜,有时因为失去或错过而懊恼;最后一年可能是沉淀,在人生岔路口不得不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,但庆幸的是我倾听了自己的内心,没有随波逐流,而是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并收获了不错的结果,这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充满了期待。允许一切发生,接受一切结果,才能遇见一切可能。
故事的开始,是雁过留声的初秋,故事的结束,是互道珍重的相拥,属于青春的夏天,将永不停歇。最后,特别感谢材院提供的平台,感谢各位老师同学的帮助,感谢我亲爱的室友们一直以来的包容和陪伴。祝我们毕业快乐!祝材院越来越好!
风吹蝉鸣 盛夏又至
热泪盈眶说再见
满腔热忱赴未来
愿流年不负你我
在下次相遇里
共同演奏无比灿烂的乐章